首页 访谈 经济 文旅 民生 生态 健康 理论 专题 时政 文明 直播 图片 视频 区县 བོད་ཡིག་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生

日喀则市农研中心发力种业振兴!

2025-03-05 14:37:59

作者

评论
0

近年来,日喀则市农研中心聚焦种业振兴,“三箭齐发不断加大种质资源保存利用和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以及良种示范推广工作力度,在种业振兴征程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种质资源保护与良种选育:为农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市农研中心聚焦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科学高效推进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累计收集、保存、杂交并种植作物育种材料17000余份(株),鉴评出30余个符合优质育种目标的新品系;成功选育农作物新品系7个,其中进入西藏自治区区试2个,进入自治区新品系示范2个。此外,市农研中心提交的春青稞“喜马拉24号”、甘蓝型油菜“年河18号”、高寒春青稞“喜马拉23号”和马铃薯“艾玛土豆2号”农作物新品系通过了品种审(认)定,马铃薯新品种“喜格孜1号”“喜格孜2号”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2024年,市农研中心育成的春青稞“喜马拉22号”“喜马拉23号”、马铃薯“艾玛1号”“喜格孜1号”、油菜“年河18号”等品种被列入西藏自治区2024年农牧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名单中,为切实保障全区粮食安全、推动产业发展、实现农牧民增产增收做出了科技贡献。

同时,审核完成日喀则市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数据并提交至国家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办,全面完成全市18县(区)畜禽遗传资源分布地生态环境条件调查和畜禽水产遗传资源普查前期工作,建成日喀则市特有育种资源的畜禽种质资源保种场2家。


强化农牧业实用技术推广:筑牢产业发展根基


近年来,市农研中心先后在不同海拔县区建设作物新品种(系)示范点40余个,示范青稞、油菜新品种(系)20余个,累计示范面积达6000余亩。全面抓好青稞良种繁育基地原种田建设工作,平均每年建成青稞良种穗行穗系圃100亩以上,建设青稞、油菜、马铃薯原种田1000亩以上,为全市乃至全区农作物良种推广提供了有力种源保障;切实做好全市6万余亩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及90万余亩良种推广任务技术指导服务;市农研中心选育的春青稞“喜马拉22号”在全区青稞种植面积中占据了近一半的比例,2021年全区种植面积突破100万亩;高寒春青稞“喜马拉23号”在海拔4300米以上高寒农区累计推广4.6万余亩,对比当地青稞品种亩均增产85公斤以上,实现粮食增产400万公斤左右,全市青稞良种覆盖率超过96%,为日喀则市不同生态区的青稞产业发展提供了品种支撑,有力擦亮了日喀则“世界青稞之乡”的品牌。

目前

我市在种质资源保护

新品种选育与良种推广方面取得的成绩

只是种业振兴道路上的阶段性成果

面对未来

日喀则市农研中心将继续

秉持创新发展的理念

不断加大科研投入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为推动我市种业高质量发展

不懈奋斗


精准鉴定优质种质资源 加速选育优良新品种


在种业振兴这场关键战役中,市农研中心积极作为,把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和新品种高效选育作为核心任务。借助市农研中心人工气候室、云南南繁基地等现代化育种平台,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计划在年内选育出1-2个具有突破性的农作物新品系,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强化青稞、马铃薯、藜麦新品系试验示范 助力农业提质增效


为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市农研中心将在日喀则市主要农区启动农作物成熟新品系试验示范,本次示范重点聚焦青稞、马铃薯、藜麦三大特色作物,计划示范面积1000亩以上,通过“科研+基地+农户”协同模式,全面提升优良作物品系示范效果,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从源头上支撑我市农业高质量发展。


加大良种繁育及推广力度 为农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持续建设喜马拉系列穗行、穗系圃,扩繁脱毒马铃薯合格组培苗,生产脱毒马铃薯新品种“喜格孜1号”“喜格孜2号”原原种,免费供种推广转化“喜马拉23号”,全面扩大农作物优质新品种种植面积。为确保良种繁育及推广工作能够高效、科学地开展,还将通过集中授课、现场指导等方式在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及良种推广工作中针对基层农技工作者、农民群众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培训高寒农区基层农技骨干人才,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人才支撑、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活力。


持续实施畜牧业科研攻关


对2024年筛选出的优质高产燕麦品种,在不同区域进行试点推广,进一步提高优质饲草品种覆盖率,夯实草牧业发展根基。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持续推进无角霍尔巴羊全基因组重组测序工作,健全系谱档案,建设无角霍尔巴羊核心群1处。

主编:陈展翔

编审:德庆白珍

编辑:陈梦华

记者尼玛卓嘎


点赞

收藏

评论
已输入0
全部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