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桑普赤

7月24日,曾在日喀则奋斗一千多个日夜的上海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站在这片深爱的土地上,迎来了离别的时刻。
市委市政府在家市级领导与自发前来的各族干部群众来到送别现场,为每位援藏干部献上洁白的哈达,一句“辛苦了”,道不尽三年并肩作战的深情。

离别时刻,援藏干部们用一支融入“青稞摇曳”“珠峰巍峨”意象的舞蹈献礼这片土地——舞步里,是三年间与各族同胞共欢笑、同攻坚的珍贵记忆。在场者纷纷鼓掌,不少人红了眼眶,这舞蹈是告别,更是藏在心底的眷恋。
三年来,他们带着浦江两岸的嘱托,把上海温度深深融入珠峰脚下。窗明几净的教室、救死扶伤的诊室、蓬勃发展的产业园区、充满希望的田间地头,每一处都印刻着他们攻坚的足迹。青稞几度黄绿,珠峰雪落又融,他们用实干在沪藏之间架起连心桥,让两地情谊在共奋斗中愈发深厚。

“三年来,我们在这里留下了太多牵挂,多想继续并肩前行,但接力棒总要传递。”上海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胡发炜的话语里满是不舍,“期待新一批战友接好接力棒,续写沪藏情缘。感谢日喀则,感谢江孜——因为遇见,所以感恩;因为牵挂,所以不舍。援藏不说再见,愿上海与西藏、浦东与日喀则江孜永远心连心、手牵手。”
“日喀则拥有世界级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人文底蕴,能参与这里的文旅发展,是一生的荣幸。”上海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葛永铭回顾道。过去三年,他在日喀则市文化和旅游局深耕,见证了日喀则旅游产业的快速成长。“如今,上海第十一批援藏干部已抵达,我坚信日喀则文旅产业的明天定会更加璀璨。”


离别从不是终点
而是情谊的新起点
雪域高原记得他们的奉献
沪藏同心的故事
永远在路上
接力棒已传递
新的沪藏情缘
正在续写

点赞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