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访谈 经济 文旅 民生 生态 健康 理论 专题 时政 文明 直播 图片 视频 区县 བོད་ཡིག་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生

【新居故事·中国温度】寒夜里,一窗暖光映民生

2025-10-29 10:34:36

作者

巴桑普赤

评论
0


高原的寒夜,总来得又早又烈。在海拔 4000 多米的协格尔镇多杰村,零下几度的夜色裹紧村庄,记者呼出的白气瞬间凝霜,裹着羽绒服仍握不稳手机 —— 可这刺骨的冷,却被一堵墙稳稳挡住。




墙的那端,是村民边巴次仁的新居。炉膛里柴火 “噼啪” 作响,高压锅的蒸汽在双层中空玻璃上漫出雾花,刚煮好的牛肉面在火炉上咕嘟冒泡,葱香裹着热气扑满屋子。妻子边巴舀起一勺汤,两个孩子旦增吉热、普布卓玛追着玩捉迷藏,笑声绕着暖融融的空气打转。



“现在外墙加了保温层,太阳落山点上炉子,十几分钟就暖透了!” 边巴次仁搓着温热的手,眼里是藏不住的欢喜。这栋新房不只是 “暖”,更藏着安心: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专业保温材料,全按 “8 度设防” 标准施工,是定日 6.8 级地震灾后重建的用心之作。



夜色渐深,温差愈烈,边巴次仁挑动炉钩,火苗 “轰” 地窜高,映红了他的脸:“多亏党和政府,多亏建设者们,才给我们建了这么好的家!” 朴素的话,恰是 “中国温度” 最动人的注脚——如今定日县灾后重建民房正陆续交付,更多家庭像边巴次仁一家这样,在新家里把日子过成了暖模样。



驱车离开多杰村时,回头望去,边巴次仁家的窗依旧明亮。那层蒙着雾花的玻璃,像一枚小小的太阳,嵌在雪域高原的寒夜里,暖得坚定,暖得生生不息——这,就是中国温度照进寻常百姓家的模样。


主编:何胜科

策划:巴桑次仁

编审:刘枫
编辑:王思晴
记者边巴央吉 刘佳坤 次旺加措(江孜融媒


点赞

收藏

评论
已输入0
全部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