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桑普赤

近年来,市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通过跨省远程异地评标、“数字见证”服务、“智能化”辅助评标等创新举措,持续优化招投标营商环境,有效破解了“人情标”“围标串标”等顽疾,推动公共资源交易更加公平、高效、透明。
目前,交易中心已与山东省、上海市、黑龙江省、吉林省、贵州省等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开展远程异地评标合作,并与河南省新郑市(县级市)、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等16个区外地区建立远程异地评标合作关系,构建起“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体系,单日评标承接能力大幅提升,累计共享全国优质专家3833人次,涉及交通、水利、市政等213个专业类别。
过去评标专家资源有限,现在通过远程异地评标,我们能调用上海、山东等地的行业专家,专业性更强,还避免了人情干扰。
异地评标后,我们明显感觉到竞争更加激烈更加公平了,有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为我们选到更有实力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创造了条件。
截至2025年4月22日,我市共开展远程异地评标项目1260个,占完成项目总数的32.78%,成交额292.10亿元,节约资金2.90亿元。
针对项目业主不清楚专家评审项目情况,市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创新推出“数字见证”服务。以数字化、可视化方式呈现、记录评标专家在评标室内的活动轨迹和交互信息,并及时做好记录、预警工作。在数字见证室,项目招标人索朗白姆正在全程见证专家评标:“通过数字见证,我们业主能够全程、实时了解我们项目在专家评审的全过程”。
在房建市政领域,市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按照《西藏自治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试行)》要求,落实开展“智能化”辅助评标。通过对接自治区建筑市场监管平台,系统自动获取企业信用、工程业绩等核心数据,AI算法实时完成投标报价、工程量清单等关键指标评审,大幅压缩专家主观意见评分操作空间和自由裁量权,保障了不同所有制企业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权利。
“现在评标效率大幅提升,智能化系统自动调取评选企业信息,评标时间大幅缩短,原来需要半天甚至更久,现在基本半个小时就能完成评标,我们工作量减少工作也更规范了”。
下一步,交易中心将以“阳光交易”为载体,以优化服务为主线,深化远程异地评标,推广业主独立评标和数字化见证,落实“智能化”评标,实现交易“零跑腿”、服务“零距离”、见证“零死角”,努力营造公平公正、规范高效、阳光透明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

点赞
收藏

